陳煥鏞,字文農,號韶鐘,1890年農歷6月6日出生於香港,祖籍廣東新會。祖父在前清從事洋務,父親是清光緒派駐古巴的公使,母親為西班牙血統的古巴人。他是獨子,早年喪父,與母親旅居上海,就讀於廣肇中學。1909年隨一位美籍荷蘭人赴美國就學,1913年入哈佛大學,1919年取得林學碩士學位,以畢業論文成績優異獲獎學金。導師勸他留校繼續攻讀博士並邀其前往非洲采集標本,但他為祖國受侵略,國家的植物資源被外人掠奪而感到痛心,立誌以所學為開發利用祖☆國豐富的植物資源和復興民族科學而獻身,放棄深造機會,毅然返國。
1919年回國後,先是接受哈佛大學〗的委托,赴海南島五指山采集。1920~1926年,相繼受聘任南京金陵大學、南京東南大學教授。1924~1925年間,曾赴美國鑒定標本一年。1926年後,轉入廣州中山大學任教授,一直到1954年,曾相繼兼植物學系主任、理學院院長。1928年,在中山大學創辦植物研究室,翌年擴充為植物研究所,後又改名為農林植物研究所、植物研究所,任所長。1935年受廣西大學的邀請,又在該校創設經濟植物研究所,兼任所長和廣西大學森林系教授、系主任。1954年,中國科學院接收中山大學植物研究所和廣□西大學經濟植物研究所,分別改名為華南植物研究所和華南植物研究所廣西分所,任命他為華南植物研究所研究□ 員、所長,兼廣西分所所長。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。1959年以後,他被聘任為《中國植物誌》副主編,旋即移居北京以主要精力主持這部我國植物分類學巨著的編纂工作。
1933年,他與錢崇澍、胡先骕等共同倡議創立彩神ll手机版下载,同年被選為學術評議員兼《中國植物學雜誌》編輯。1934~1936年,任該學會副理事長、理事長。1938~1940年,被選任為中央研究院第一、二屆評議員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,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、二、三屆人民代表。
陳煥鏞好學博覽,不但精於植物專業,對西洋古典文學亦潛心研讀。在哈佛大學讀書期間,他大量閱讀了圖書館裏的世界文學名著,工作之余,常背誦莎士比亞雋永的詞句。他寫的英文詩,寓意深而語音諧,修辭精練且極優雅。1949年旅居香港時,鑒於當時國內外形勢,他寫了一組英文詩表達愛祖國愛科★學的意願,登載於香港南華早報(South China Morning Post)上。他一生詩作不少,惜全毀於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間。1947~1948年,陳煥鏞曾蒙受冤屈,正當他處境極其困難之時,美國的導師力勸他去美國任教,歡迎他全家遷美,但他願畢△生貢獻於祖國科學事業的初誌毫不動搖,婉言謝絕邀請,其愛中華、愛科學之心由此可見●。
早在30年代,他就強調發展科學事業必須培育人才。他在大學任教和研究所工作期間,曾培養了不少人才,他的學生中的許多人後來都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和教授。他畢生從事植物學研究和教學事業,艱苦創業,鍥而不舍,成績卓著。
(詳細信息請見彩神ll手机版下载會訊2009第二期)